第35章 叛乱(1/3)

    帕斯凯维奇先后镇压过波兰、车臣、哥萨克起义,可谓是这方面的专家。

    虽然他为俄国立下了无数功劳,但在波兰那次失误却让尼古拉一世感到失望,想要再次获得沙皇的赏识他就必须做出点成绩。

    除了帕斯凯维奇以外,还有不少俄国将领有着类似的想法,他们都觉得这是一个建功立业的好机会。

    毕竟俄国之前和奥斯曼人作战屡战屡胜,去巴尔干简直就是白捡功勋。在此时的俄国功劳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沙皇的重视程度。

    而巴尔干地区的叛乱毫无疑问引起了沙皇极高的重视,想要飞黄腾达这无疑是最好的机会。

    但俄国内部也有反对之声,大斯拉夫派其实非常反对用屠杀的方式进行报复。

    “沙皇陛下,巴尔干地区的斯拉夫人也是您的子民。他们刚刚回归俄国,您是不是能宽恕他们这次的罪过?”

    这种说法立刻引起了整个俄国高层的不满,不只是那些想要建功立业的武官,以首相亚历山大·伊万诺维奇·切尔尼雪夫为首的文官们也很不满。

    “波涅金,你说的是什么混账话?沙皇陛下是全俄罗斯的主人,宽恕了巴尔干人,那对其他地区的俄国人公平吗?

    如果对叛乱都可以姑息纵容,那么他们下一步是不是就要列土封疆了?”

    此时俄国的大斯拉夫主义者官职通常都不高,哪怕波涅金这个意见领袖也只是一个四等文官,平时喊喊口号还行,真让他对上那些高官瞬间就没了底气。

    面对首相切尔尼雪夫质问,波涅金不止该如何回答,更害怕得罪这位首相大人只能步步后退。

    这时乌瓦罗夫公爵站了出来说道。

    “首相大人,巴尔干地区刚刚归附我国,周围又有英国、希腊、奥斯曼虎视眈眈。

    我们这样大张旗鼓地镇压叛乱不是告诉那些豺狼虎豹,俄国在巴尔干的统治不稳吗?”

    俄国在巴尔干确实立足未稳,而那些敌人也是真实存在的。

    乌瓦罗夫公爵故意没提到奥地利帝国,但首相切尔尼雪夫可十分清楚,在整个巴尔干地区对俄国威胁最大的就是奥地利帝国。

    不过作为文官之首,切尔尼雪夫可不能轻易认输,他必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