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奇书小说> 其他类型> 美漫:开局指导蝙蝠侠> 第三千六百零七章 明日边缘(十六)(2/4)

第三千六百零七章 明日边缘(十六)(2/4)

才开始进行毕业论文的创作。博士毕业论文的审核标准更是离谱,就是基本上你在某个细分领域可称专家,有世界级的创新成果,才有通过的可能。哥谭大学因其独特的地域属性,在心理学领域有颇为不错的生源素质。目前席勒手底下的五个博士,只有一个今年刚开始读博的还没通过综合资格测试,其他的都已经考完了,开始写论文了。可是一提到写论文,席勒就是一个头两个大。这就不得不提起席勒自己的学术之路了。其实席勒上辈子的时候,只是一个普通的大学教授,并不是什么非常知名的人物,更谈不上业界专家。在心理学理论的学术水平方面,只能说是中规中矩,没取得什么值得瞠目的成就。因为他大多数的精力并不放在学术研究方面,上班也只是应付差事,大多数时候只是一个普通的大学教员。不过,在来到DC之后,他的前身就已经是享誉世界的心理学家了。这心理学大师不是他想不当就能不当的。直到这个时候,席勒才开始把大部分精力放在学术上。不过好在,他得天独厚的精神分析天赋让他在这方面顺畅无阻,很好地维持住了自己心理学家的人设。不过说起来,在此之前的原身,也就是阿纳托利,他并不研究理论,而是主攻应用方向。不论是行为分析还是精神分析,他都不研究——他根本不研究分析法。在席勒来之后,他转而研究精神分析法,也并没有引起业界的惊讶,因为绝大多数的学科都是这样:年轻的时候从应用领域入手,到了晚年都开始研究纯理论。这是因为,所有学科的根本目的其实就是探索世界,研究理论更接近于探索宇宙真理。每一个学术成就达到一定水平的科学家,都一定有这样的追求。席勒会有这么多的学生,也是因为他对于应用心理学和理论心理学都有涉猎,而且名声在外。谁不想有一个业界领袖当自己的导师呢?而且,所有学心理学的人都是一边骂精神分析,一边又想研究精神分析,就有一种“这东西过于离谱,我倒要看看是怎么个事“的想法。其实,席勒的学生里不乏共情能力者。像詹娜那样的天生具备共情能力的人不少,甚至有些比她的天赋还优秀。可这也并不意味着他们能够写出足以让他们毕业的论文。众所周知,共情能力是通过与别人进行感情共鸣来体会他们某一时刻的心情,从而分析他们的心理,推导出一系列的结论。这其中就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共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