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谁敢说这是补的?(1/6)
雪白的灯光投下,空气中漂浮着瓷锈特有的涩味。打磨、涂胶、拼接,林思成有条不紊,青花大罐的轮廓渐渐成型。李贞和博士贴身协助,还有一位准备物料。冯琳和剩下的一位无所事事,林思成便让他们记录。冯琳笔记,另一位遥控摄像机。不好直接跑到台上去看,商妍把影像同步打在了大屏上。王齐志懒洋洋的往椅子上一靠,拧开保温杯,惬意的呷了一口:“商妍,你这屏不错啊?”商妍一脸奇怪:“你实验室没有?”他点点头:“有!”而且比这大多了,不过王齐志一直没机会欣赏。他又用力靠了靠椅背:“没沙发,差评!”商妍瞪了他一眼。王齐志又往上指了指:“咦,怎么不拼了?”商妍回过头,仔细看了看:林思成从显微镜下取出一块瓷片,仔细端详。渐渐的,眉头皱了起来。同时,商妍的眉头也皱了起来:“怕是……补不了了!”王齐志怔了一下:“为什么?”商妍往上一指:“看!”话音未落,林思成抬起手指,轻轻的刮了一下瓷片的茬口,就像刮刀刃一样。随即,瓷粉纷纷洒洒,飘落下来,瓷茬上多了一层斜面。不多,就两三毫米。但王齐志当即直起了腰:“酥了?”大致就是因为土壤中的酸碱浸蚀,导致瓷片断口处胎体酥粉化。已经没办法用胶水粘,粘住也过不了几天就会开洞。如果是普通修复,当然无所谓,大不了贴金箔,更或是用大漆塑胎。就像被白老师买走的那只猪油白碗,缺三分之一,林思成也照样能补。但这是精细化的无痕修复,它原先长什么样,你就要补成什么样。缺一毫米的胎与花,修复难度瞬间就会增加好几倍:要补底胎,要补底釉、要补青花、更要补表釉。也就是昨天商妍提出的那六点:底胎膨胀系数,釉面高温耐受系数、多角度色恒常性、笔触的触感还原……何况还缺这么多,而且还是好几块?“酥了!”商妍点点头,如喃喃自语,“都说了,你别异想天开!”王齐志没说话,脸色一点一点的冷了起来。等于这半天的工作,全白做了。罗永盛(王齐志以前在文物局的助手),你是干什么吃的?东西是王齐志从京城找的,但之前只了为了让林思成练手,所以谁都没有太重视。包括林思成,更包括王齐志。因为谁也没想到,练着练着,竟然练出来了个申遗?但现在怎么办?当然是重新找。暗暗嘀咕,王齐志拿出手机,准备让林思成换一件,比如先补娇黄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