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除掉洛玉衡(2)(1/5)
朝堂很安静。都很清楚这种博弈不是自己这种级别能参与的。龙椅上,宁和帝嘴角噙着一丝笑意,视线微不可查的从杨和同身上扫过,从某些方面来讲朝堂就像是一个市场,在这里总会进行各种各样的肉眼看不到的交易。只是大家都是聪明人,有些事情说的太直白,反倒是没意思了。不过杨和同这个老狐狸实在是没什么诚意。恢复洛玉衡长公主身份本就是皇室内部的事情,宁和帝可一言而决,完全不需要经过其他人同意。这样想着,宁和帝便点了点头:“太傅所言有理,朕虽然同玉衡不和,却也只是皇家私事,此次抵挡倭寇侵袭玉衡能身先士卒,亲手斩杀倭寇一百七十六人,实乃皇族表率,理应嘉奖。”这话一出,不少人嘴角微微抽抽。一百七十六人,亏你能说的出口。宁和帝微微颔首:“既然如此,那便下诏恢复洛玉衡长公主身份,敕封安宁公主,食邑宁平。”“陛下圣明。”“好了,封赏的事情暂且结束,我们还是来讨论讨论杨嗣页的问题,若是我没记错的话,杨嗣页并非科举出身,而是察举做的县令,对吧?”说着,宁和帝的视线便落在一名中年男子身上,那男子只觉身子一颤瞬间紧绷,额头上便沁出了一层汗珠。杨景硕,户部侍郎。能做到侍郎这个位置,已经足以称得上位高权重了。更何况还是户部这种掌管天下钱粮的地方。在宁国想要做官主要有三种方式,第一蒙荫。有爵位在身的人家,后代可不经过科举直接入朝为官。当然这些人的官位往往不会太高,毕竟在非军功不授爵规则之下,勋贵几乎都是行伍出身,这些人行军打仗是一把好手,但若说安民治国那着实是有些为难人了……就像是一百多年前曾经跟着太祖打天下的颐国公,一生十三次先登,八次斩将,四次夺旗,诸般荣耀加身,可在授爵之日却是连颐国公的颐字都不识得。脾气更是火爆,这样的人你指望他能将后代调教的知书达理,学富五车,显然也是不可能的。是以,朝廷往往会给予一个不甚重要的闲职,以示恩宠。虽说没什么前途,然一辈子衣食无忧却也不是问题。第二,便是察举,通过地方官员推荐治下有才有德之人入朝为官。又细分为孝廉和极谏。而孝廉便是孝顺父母,廉洁奉公,又因中原向来崇尚孝道,是以孝廉中孝字便越来越重要,廉倒是被人逐渐忽视。朝廷的本意可能是好的,但显然小看了官位对百姓的诱惑有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