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村里的计划(2/4)
江文林举起手来,微微下压。
示意大家先安静一会,然后才继续道:
“现在有些事情,却要跟你们大家都说说。”
“首先,刚才你们应该也看过了。”
“拆迁的补偿是包括了各个方面的。”
“而经营的性质,以及被好好打理过的桑基鱼塘、果园等的性质又完全不同。”
“大家应该清楚,上一次村里把果园承包出去之后。”
“收到了一部分承包款,我已经全都花在了果园的打理上了。”
“现如今,村里能够在短时间内,被打理出来的也就是桑基鱼塘了。”
“所以,大家现在来说说,这个钱,我们要不要花?”
桑基鱼塘是江村很早就开始发展的特色种植、
甚至很多桑基鱼塘都是在艰苦年代。
把村里的那些根本不适合种植的水坑、水塘、河沟等开发利用的。
所以在当初的分田到户时。
就获得了村里的统一意见,不进行分配。
而后面的果园,则是在村委的部分机动地、以及不适合种植的区域开辟出来的。
经过这两次前后长达一二十年的开发。
江村有好长一段时间都几乎不存在荒地。
但好景不长。
在经过养蚕的收入跟不上大家的生活需求,以及果园的收入也年年降低的情况之后。
村里人看中了城里人对花木的需求,开发起了花木的种植。
于是,一部分分配给村民们的田地,慢慢的变成了花田。
但可惜江村既不具备地利之便,也没有形成花草种植的规模化。
甚至就是这种植的技术,也都平平无奇。
于是除了少数几家,大家都在农家乐慢慢兴起之后,又放弃了这花草树木的培养。
然后为了经营农家乐。
把这些距离村里主路更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