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奇书小说> 历史军事> 我和五个大美妞穿越到北宋> 第九十九章 建中元年(2/5)

第九十九章 建中元年(2/5)

了宋仁宗时期,又翻了近一倍,赵宋王朝的官员高达两万一千多人。宋神宗时期,进一步达到了两万四千多人。而到了现在,由于党争等因素,官员已经快四万了。——新旧党争中,每一方上台都大规模清洗异己、安插亲信。例如:新党执政时,旧党官员被贬或闲置,但保留俸禄。现如今,赵宋王朝官员的俸禄占财政支出的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四十,赵宋王朝收上来多少税收,能扛得住这个财政黑洞的消耗?为弥补财政缺口,之前朝廷只能加重赋税(如“方田均税法”被扭曲为敛财工具),激化社会矛盾。更让人无语的是,官员的数量翻了几十倍,工作效率反而变得更低下了。现在是,官员实际职务(差遣)与本官品级脱节,形成“有官无权”或“有权无官”的怪象。这导致官员互相推诿、因循守旧,没有多少人干正事。苏轼给赵俣上的奏章中就严厉批评这种现象,称之:“今之官吏,不敢行一事……”还有就是,寒门士子通过科举入仕的机会被挤压,大量有才之士因党争或荫补制度无法晋升,寒门士子入仕受阻,“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的科举理想破灭,而荫补官员占据高位,形成“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的虚假繁荣。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已经不是短时间就能彻底解决掉的问题了。但有一桩好处就是,赵俣不怕收拾这些贪官收拾得太狠了,就无人可用。这么说吧,就赵宋王朝现有的官员,都够把那些贪官换几百遍了。而且,赵宋王朝还在搞科举取仕,荫补制度也还在大行其道,另外赵宋王朝还有太学,大量的太学生在那排队等着当官。在这种情况下,赵俣支持治理贪腐,不仅不会有人阻止,那些等着拿到实权一展其政治抱负的官员,更是恨不得举双手双脚赞成。所以,赵俣大手一挥,继续……得了赵俣的圣旨,新党人士那是撸起袖子大干特干。不过,有一点赵俣卡得很死,那就是空出来的这些岗位,赵俣可没有给谁谁谁的亲信,而是给了赵俣和张纯挑出来的人才。换而言之,借着新党清算旧党,以及治理贪腐,赵俣将大量有能力的官员提拔起来。当然,因为这段时间主持治理贪腐的是新党,近期上岗的有能力的官员,大多是新党。对此,赵俣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只有这样,新党才有大力整治贪腐的干劲。在这个过程当中,大量的赃款被源源不断地运往朝廷。赵俣力排众议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