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章 爷叫王虎奴!(1/4)
时值正午。火辣的阳光照射在盐田之上,从高空俯视可以看到一片雪白的盐田闪烁着晶莹之色。成群结队皮肤晒得黝黑且爆皮劳逸正拖着耙子,将铺满地面的粗盐反复的晾晒。每一块盐田都有百米长宽。相隔之间是一条可以容纳两人并行的过道。过道上每隔十几米便有一名手持长矛的士兵站岗。河东郡盐池出产的盐品质极高,即便不经过加工,也能直接食用。而且苦涩的味道几乎没有。如果在经过简单加工之后,就可以成为精盐。劳工将开采出来的盐在经过反复的晾晒之后,在运送到加工的地方,经过研磨之后,便成为了精盐。原本这些开采盐田的劳工都是给河东郡当地的士族还有豪强工作。但自从段羽接管盐池之后,就断绝了所有河东郡士族还有豪强的私采。而这些劳工则是被段羽统一聘用。至于那些原本就住在周围,私采的百姓,也都被段羽一同雇佣了。私自贩盐是大罪。但在这里因为盐池太大,且管束宽松,所以普遍还是存在私采的现象。一石盐可以卖到八百钱。当然这说的是盐池这种上好的精盐。像是普通百姓私采出来,而且还没有经过加工的,一石顶多也就是四百钱。当然了,百姓私采,然后贩卖很显然不可能卖到这个价格。一般收取这些百姓私采盐的豪强都会将价格压的极低。也就是两百钱左右的价格一石。而豪强将这些收回来的盐简单在一加工,就可以获利六百钱一石。私采的百姓辛辛苦苦,在盐池当中泡着,还要担着被盐监抓住的风险,最后才只得到了两百钱一石,甚至不够买一石精粮的。但转手到了豪强的手里,就有六百钱的收入。不过自从段羽来了之后,一切都变了。私采肯定是不行了。但段羽并没有断绝周围百姓的生路。而是将百姓全都雇佣到盐田来工作。并且给出的工钱的价格要比周围那些百姓私采获得的钱还要多。不用担心会触犯律法,而且比之前的收入还高,没有人没有道理不愿意。如此一来,百姓私采的路便直接被绝了。要说损失最大的,还是河东郡的士族和豪强。这些士族和豪强勾结盐监,大量私采,然后将私采的盐层层转手,有的贩卖到了东羌,有的则是贩卖到了匈奴,乃至于鲜卑。在那些地方,盐的价格往往还会翻上好几倍。士族豪强就是用这种手段收敛财富,然后在用这些劳工还有百姓帮他们赚取的钱回来在收买百姓手中的田地。灾年之时,地里不产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