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奇书小说> 历史军事> 公子不好惹> 第二十九章 搬新家了(2/3)

第二十九章 搬新家了(2/3)

:“这又不嫌费银子了?”今日的早朝格外热闹,一个接一个的折子,砸的朝臣们头晕眼花,简直都回不过神来。先是监察御史崔吉弹劾枢密使曹和勇治家不严,纵容子侄曹讷欺压百姓,更着黄衣,令军民王文曰、王元亨等八人呼万岁。然后是汴梁府程玉林弹劾文国公侄子文齐雄仗势欺人,纵奴殴打老卒,致人死亡。接着是御史蔡天齐弹劾钱惟庸因私求赏,贩售私惠,动憾众心。最后便是太傅顾清执上疏,皇帝春秋已盛,睿哲明发,要求文太后归政。这几人的折子层层递进,织成一张周密的网,密不透风,无懈可击。文太后坐在珠帘后头,脸色难看至极。这些天与赵益祯隔阂丛生,她有想过最坏的结果,却偏偏没有想到,还真有不怕死的,敢跳出来逼宫。她哗啦一下拨开珠帘,走到龙椅旁,缓缓的扫了一眼朝臣,不怒自威道:“诸卿,都是这个意思?”都是什么意思,不言而喻?但是却没有一个人紧随着顾清执跳出来,也没有人附和他。赵益祯的脸色沉了下来。这局面出乎他的意料。他想过,顾清执在朝堂之上提出要太后归政,朝臣们不会出现一面倒的支持,但至少会出现唇枪舌战的争执。谁料,没有人争执,整个早朝陷入了一片诡异的沉默之中。赵益祯心中越发的沉重。文太后转头望向赵益祯:“皇帝也是如此想的?”赵益祯腾的一下站了起来。后背的衣裳骤然汗透了。怕是怕得要命。但他不能让步。赵益祯咬着牙道:“母后,儿子早已大婚,先帝遗诏明明白白写着,军国事权兼取皇太后处分,母后临朝称制,乃是不得已而为之,是一时之权宜,母后在垂帘听政之初也曾说过,候皇帝春秋长,即当还政,莫非只是戏言,母后是当先帝遗诏为儿戏?”看到一向听话宽仁的赵益祯都直言反抗了,不单单是文太后愣住了,朝臣们也疯狂了。皇帝继位十年了,文太后也垂帘听政了十年。朝臣们早就受够了朝政皇帝说了不算,太后说了才算的局面。十年前皇帝年幼,容易遭人蒙骗,而太后年轻,尚且精明强干,说了算也就算了。如今皇帝羽翼丰满,而太后昏招频出,还说了算,这就不能忍了。要太后归政这个话题是老生常谈,每年都有朝臣因为这个撞了柱子。“臣附议,皇太后归政与帝。”蔡天齐越众而出,站到了顾清执的身后。“臣附议,皇太后归政与帝。”程玉林紧随其后。接着便是六部尚书、侍郎、御史台、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