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七章戴罪之身(2/3)
烈的汉子,容不得半点折辱,因这事怒起杀人并非不可能。更何况李瓶儿一死,这西门庆的家产.县令与城中大户的眼立刻就亮了。县令本就看重武松,又思来他这番带来的好处,便判的宽了些,而衙门上下都敬佩武松是个义气烈汉,平日也没少吃他请的酒,所以李瓶儿下的狼虎之药就变成了剧毒的砒霜,杀人地点也变成了茶坊。如此一来,案子就变成李瓶儿勾引武松不得,因爱生恨,与王婆勾结毒害,被武松识破后怒而杀之。简单来说杀人是情有可原的。因为阳谷县是小县,所以还需要将人犯押送到本管东平府申请发落。县令暗示了一番,瓜分西门家产的城中大户各自捐了一份银子,名义上是佩服武松的为人,又感激他打死了景阳冈的猛虎,实际上是给他的分润。当然,主要是看在县令的份上,否则就算会表示一下,也不会拿出这么多。这些银子一分为二,少的给武松傍身,多的县令安排人去府中打点一二。作为上司,县令此番举动称得上是仁至义尽了,因此武松被押解时专门感谢了一番。府尹陈文昭听得报来,随即升厅。那陈府尹是个聪察的官,熟知府衙大小事,武松之案他早已知晓,毕竟阳谷县令想要打点是避不开这位的,他倒是不在意这点小钱,只是感叹此人品性高洁。柳下惠坐怀不乱都能名传千古,武松也是不差,于是当厅先把阳谷县提交的申文看了,审录一遍后,唤过县吏,领了回文,接着命人将武松的长枷换了一面轻罪枷枷了,再下在牢里。在衙门厮混的自然懂得眉眼高低,从换枷就晓得此人入了府尹的眼,因此没人敢欺生。陈府尹甚喜这耿直的烈汉,时常差人看觑他,因此节级、牢子都不要他一文钱,倒把酒食与他吃。节级与牢子别看手里拿捏着囚犯的性命,却也知道谁能招惹,谁不能招惹。陈府尹把这招稿卷宗都改得轻了,申去省院,详审议罪,一番运作,只是脊杖四十,刺配二千里外,于是武松的命运再次回到原本的轨迹。武大郎也跟来了,不过只拿了潘金莲熬夜做好的新衣新鞋,还有自作的炊饼,临走才悄悄告诉武松里面藏了金叶子,让他应急时用。最后给两个押送的差人一人一包散碎的银子,让他们路上买些酒肉吃,也多照顾些。两个差人收了银子,又知这汉子被陈府尹看重,当即拍着胸脯应下。武大郎带着潘金莲往少华山去了,而武松与两个差人一路行来,路过十字坡,还未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