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奇书小说> 科幻小说> 大明与新罗马与无限神机> 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 田野调查(2/3)

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 田野调查(2/3)

欲望。相反,他们的行动无一不受人类的本能驱使,心向着名望、利润等等。但这种行为,最终产生了一种良性互动。财富非固化、机会均等、资源的高效配置。整个社会是流动而充满活力的,是一种理想中的“搞老庄”的社会的模样。“看过了?”张三问。众人点了点头。“好。全部忘掉,那些都是在扯淡。”“???”包括商洛在内,所有人都愣了一下。“跟你们说,有关库拉圈的这段全都是在扯淡。那些民族志作者,和县志的编写者差不多,往往是基于某种研究目的而创造出的刻板印象。它对土著人的心态过于‘神化’了,作者本身也过于迎合读者。这些作者只是凭借着在当地居住了一段时间的经历,然后由此获得了‘他们自己说了算’的第一手资料,然后写出些旁人无法证伪的文章,因为不是可能所有人都跑到西太平洋的群岛上面去搞田野调查。”没有调查权就没有发言权,这是个真理。但仗着不会有其他人去调查,去进行一些苦行然后发文章,这种行为无异于学术上的骗庭杖,靠没苦硬吃来获得声望。许多时候,这些民族志作者的文章还不如待在研究室里的“扶手椅上的人类学家”来得可靠。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坐在扶手椅里面,并没有去现场,所以他们收集资料的时候会格外注意信息的来源和多样性。有时候,这种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来的资料才能还原一个社群的全貌。因为那些土著往往只有在不被特别观察的情况下,才会保持自己原来的生活状态。这有些像在观察熊猫。熊猫这种生物非常有趣,它会很好奇的观察人类。当动物学家刚刚开始和熊猫接触的时候,有些熊猫会表现得警惕,而有些熊猫会表现得非常热情。这主要是因为,熊猫在野外几乎没有敌人,所以无论做什么都不会对他们自己产生什么威胁,不少熊猫也就会放心大胆地从研究员们手上接过水果、馒头一类的东西,心安理得地吃起来。但随着时间慢慢延长,熊猫当熊猫开始忽略人的存在的时候,属于熊猫的真正的本性才会暴露出来。这种因为观察而产生的应激反应,在熊猫身上要花上三四个月才会消失,对人类则会更长。实际上在有关库拉圈的调查中,这种应激反应从来就没有消失过。研究者在整个研究过程中都和土著之间产生了一些冲突、矛盾之处,经常产生一些经济纠纷。许多土著因为经济原因为他表演风格化的民俗,也因为经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