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四章 富者居华堂,锦衣琼筵;贫者栖陋巷,糟糠难继(3/8)
可能。所以,利润都被这些海寇和私市的不法商贾给赚去了。“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朱翊钧看完了最新的南洋游记,只能不断的摇头,熙熙攘攘皆为利。根据林辅成的观察,黑产生意,也就是看着赚钱。都是走私,走私鸦片的海寇,还要冒着杀头的风险,赚的还不如走私咖啡、茶叶、生丝的多。林辅成在椰海城,对牢狱之中被关押的毒贩,进行了深入的了解,最终找到了这个答案,那些正经买卖,根本轮不到这些海寇去做,只能去做些非法的买卖了。就茶叶生意而言,连松江远洋商行都插不进去手,宁波、月港两个远洋商行,已经把所有的茶叶生意全都包揽了。而走私要绕开的可不仅仅是朝廷的稽查,还有这些高门大户们的垄断,白货走私生意,朝廷那点税,根本不算什么,这些商行、商帮们,才是最难缠的。甚至不是利润的问题,而是门槛,你无意间犯了某行当的忌讳,你连生意都没得做,就只能沦为海寇了。就是走私黑货,海寇们也绕不开这些个势要豪右、高门大户,因为私市都是人家开出来的,你要的船只、水手,甚至是长短兵、武器、火药,都离不开这些私市,当真是避无可避。而且鸦片种植园,是没法转型的,你一旦转型,就要自己想办法满足豢养的毒虫力役了,价格极其昂贵,可是抛弃这批力役,再买一批倭奴或者夷奴,也不便宜。而且种植园的农场主,也很容易就会染上鸦片,出于好奇也好,出于应酬也罢,沾上了就无法摆脱了。这就是一条彻头彻尾的不归路,一旦踏上,就没有任何回头路可言,无论是谁,都是一生无法摆脱的梦魇。这些毒贩,平生最大的心愿,就是金盆洗手,但基本没有一个可以善终,不是被朝廷杀死,就是被其他的海寇杀死。林辅成被找到的时候,他已经带着周围三百里的海寇们,开始销毁鸦片田,种植更多的农作物,什么都懂一点的林辅成,颇受海寇们的尊敬,几乎没有读书人会帮他们规划该如何生存。而林辅成的游记话锋一转,其目光聚焦,又回到了椰海城内,谈到了椰海城毒街形成的过程。因为竖切或者说因为身份、族裔凝聚起来的一个个社区,让缉毒变得十分困难,越远离大明的地方,缉毒就越困难,这是和水师舰队的巡视息息相关。在长期的斗争中,各个汉乡镇、城池,形成了一整套对毒虫、毒贩的管理方式。在椰海城巽他海峡的对岸